很久以前,如果您有很好的產品,您所要做、跟能做的事情就是行銷。您匯雇用一個厲害的文案寫手,在電視或報紙上投投廣告,就能看著業績蒸蒸日上。
而且您公司的業務員會打電話給每一個潛在客戶,讓大家來購買您的產品。
但那已經是過去式了。
沒有人想要浪費時間觀看廣告(所以 Netflix 才會這麼受歡迎)。沒有人會想要在最不方便的時候接到業務員電話。當然也不會有人喜歡收到不請自來的電子郵件。簡單來說,您的手段越積極,您的顧客就會越憤怒。
不管您喜不喜歡,如果要維持競爭力,您的公司不得不開發集客式行銷 (Inbound Marketing)。
好消息是,集客式行銷不僅比傳統行銷跟業務有效,還能更省錢。
而且不管公司的業類型、規模或來源國,全都適用這個方式。
1. 集客式行銷是什麼
所以集客式行銷到底是什麼?
根據定義,「集客式行銷是利用潛在客戶覺得有用的素材或體驗,與他們產生連結的一種策略。透過部落格或是社群媒體等媒介,行銷人員希望提供觀眾自己想要尋找的內容,獲得娛樂和知識性的回饋。」(Marketing-Schools.org, 2016)
但這個定義並不夠深入。集客式行銷不只是吸引顧客的藝術。使用集客式行銷需要建立能夠持續、並讓顧客成為品牌大使的關係。您需要建立信任感。您必須創造一個群體。
長期提供有幫助、知識性的內容並提供免費的協助(免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您就能與取得顧客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關係。請記住,人們喜歡跟自己信任的品牌購買產品。
「從 2006 年起,集客式行銷已成為最有效的線上商業行銷方式。集客式行銷不採用傳統的推播式行銷方式,例如購買廣告、購買電子郵件名單及尋找潛在客戶,而是把重點放在建立能讓公司和產品與人拉近距離的優質內容,讓顧客自然而然上門。」(HubSpot, 2016)
2. 集客式行銷的形式
集客式行銷不是單一的活動。
事實上,這是很多種行銷活動形式的總稱,不同形式間彼此互補,功能都一樣:要吸引潛在客戶並讓他們與公司產生信任感的連結。
集客式行銷的形式包含:
- 品牌
- 內容行銷
- 社群媒體行銷
- SEO
內容行銷 – 各種類型的公司都需要部落格。就這樣。
部落格文章開創了內容行銷的先例,並且在商業界以及社會上隨處可見,能夠讓人們免費取得優質資訊。
只要您在部落格上分享優質內容,您就必然會遇到業界的專家,不僅能讓訪客不斷造訪您的部落格,還能將讀者轉變為潛在買家。
當您免費分享內容,就能讓您的公司和讀者建立信任。畢竟您提供他們業界的訣竅跟資訊,還是免費的。
內容不僅是 SEO 的主要特色,也是集客式行銷策略的核心。缺少優質實用的內容,就不可能讓顧客產生信任感。
每次大家使用 Google 尋求答案、或是瀏覽 YouTube,在找的都是內容。
內容不僅能作為吸引手段,也是一種篩選工具:能夠吸引人們到您的網站,但只有對您做的事情感興趣的人才會被吸引。
不過內容還有另一個功能。在潛在客戶成為顧客後,內容能維繫彼此的連結,並讓顧客進一步成為品牌大使。
內容行銷的例子除了部落格之外,還有影片、電子書、網路研討會及課程。
社群媒體行銷 是集客式行銷的另一個關鍵部分。社群媒體不只能幫助您的公司與顧客建立信任關係,更能推銷您的內容與品牌。
受您的利基決定,不同社群媒體平台不一定都適合您,不過要是您沒有社群媒體曝光,就無法讓顧客感受您的真誠。
SEO –您或許有全球最棒的內容,但是人們如果找不到,那就跟沒有內容是一樣的。所以 SEO 才會這麼重要。
您需要盡量吸引顧客才能成功,您需要登上 Google 搜尋的第一頁。SEO 並不容易,不過有些事情可以靠您自己完成。(link do guide)
品牌 – 集客式行銷的目的是要吸引顧客並建立連結。難處在於人們只會對具體的東西產生連結。
因此您需要強大的品牌。您的品牌能夠打動您想要吸引的顧客。
品牌是什麼?品牌是人們對您公司的直覺感受。
3. 集客式行銷如何運作?
集客式行銷是一門吸引顧客的藝術,您需要盡量多吸引潛在客戶,因為只有一部分會成為您的顧客。
解釋集客式行銷最適合的方式,就是使用集客式行銷漏斗。
請記住,行銷漏斗沒有單一固定的版本,有些有很多個「步驟」、有些沒有,不同公司及顧客所使用的名稱跟採取的行動都不盡相同。您需要了解運作的方式就好,不用太記住細節。
行銷漏斗透過視覺化的方式來說明將潛在客戶轉變成顧客的過程。
概念就如同漏斗一樣,行銷人員利用部落格、社群媒體、影片與其他形式的內容撒出一面大網,盡可能吸引潛在客戶,接著在透過購買決定慢慢培養有機會的顧客,慢慢在漏斗的每個步驟中一步步篩選。
理想上的行銷漏斗會是個行銷圓柱,也就是所有潛在客戶都會變成顧客,不過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
集客式行銷有一項優勢勝過傳統行銷方式。傳統推播式行銷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讓網越大越好。
而集客式行銷關鍵的差別就是不僅要把網做大、還要朝著目標撒網,增加潛在客戶轉變成顧客的數量。
舉例來說,如果您的部落格都和汽車有關,而您賣的是汽車零件,大部分的訪客都已經對汽車有興趣了,這樣要把它們變成潛在客戶就會比較容易。
4. 集客式行銷 vs. 推播式行銷
傳統的行銷與推播式行銷緊緊相依,也就是說行銷策略將產品推向顧客。電視和廣播廣告、彈出式廣告、報紙廣告都是推播式行銷的例子。
相反地,集客式行銷的目標是要以不干擾的前提吸引顧客的興趣,同時試著建立公司與顧客間的連結。
因此集客式行銷最重要的部分式內容。少了內容,集客式行銷就不可能存在。
另一個差異式推播式行銷是侵入式的行銷方式。我們也稱之為干擾行銷。每次電視廣告中斷電視廣告時,就會干擾觀眾。這就跟瀏覽網站時跳出大型彈出式廣告擋住螢幕是一樣的。
相反地,集客式行銷則會經過顧客的許可,因為顧客自願同意成為目標客群,而且不會受您的宣傳打擾。
電子報、社群網絡、網路研討會等等都是自願訂閱,顧客也隨時可以退出。就像部落格一樣,只有對您寫的內容有興趣的人才會自己點進去閱讀。
但是最主要的差異在於 集客式行銷的效益。
- 集客式行銷每一個潛在客戶的成本比推播式行銷少了 62%
- 內容行銷每一美元所吸引的潛在客戶人數是傳統行銷的 3 倍
- 57% 的網路使用者每個月至少會觀看一次內容,觀眾平均會花 20% 的上網時間觀看內容
- 70% 的人們寧可透過內容而非廣告瞭解公司
而且事實上,干擾是行銷已經沒有效了:
- 44% 的直接郵件廣告從來沒被打開過
- 超過2 億 3500 萬人加入拒聽電話登記,而且隨意播打電話在歐洲是違法行為
- 86% 的人會略過廣告
- 空難生還的機率都比橫幅廣告的轉換率高
既然顧客根本不在意傳統的推播式廣告,為什麼還要花錢用這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