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群媒體行銷的價值
社群媒體行銷不只是一種推銷產品的方式,更是唯一能增加業績、又同時對你和顧客都有所幫助的行銷方式。透過社群媒體行銷,你就能建立品牌的忠實粉絲,他們深愛你的產品,而且不會錯過你所發布的任何訊息。
無論你是推出新的產品還是甚至只是改善既有產品,因為有這群擁護你品牌的社群,所以你能提供給顧客的不只是產品,還多了一份歸屬感與幸福感。這種共生關係是行銷史上最革命性的轉變。
社群
社群媒體行銷最重要的其中一項價值,就是你建立與吸引社群參與互動的能力。其他行銷都無法達成這點。
互動是社群媒體的核心,也是社群媒體行銷不可或缺的一環。人們需要互動才能感受社群的歸屬感,覺得自己是大群體中的一份子。你需要互動才能將你的訊息散播出去。少了社群,你的訊息跟布告欄或是隨機對路人宣傳的大聲公就沒有兩樣。
你有機會能跟全球大範圍的顧客互動。現在你可以馬上回應你的顧客,趁問題還沒發酵並毀掉品牌之前就先解決掉。同時,你有責任跟人們溝通,並更用心地以勝過對待「消費者的方式」對待他們。
除了回應顧客之外,你可以開始與顧客建立一般交易以外的互動關係。這些關係能吸引顧客回頭,增加忠誠度跟鞏固粉絲。如果這些顧客變成品牌擁護者並增加品牌口耳相傳的宣傳機會,你就會開始看到很驚人的回報。
品牌愛好
我喜歡把這種關係稱為「品牌愛好」(也就是一般行銷專家所謂的品牌忠誠度)。為品牌建立社群並持續互動就能建立「品牌愛好」,讓你的顧客與品牌之間產生連結。
顧客的心路歷程通常都是從「喜歡」變成「熱愛」,最後是「擁護」。一開始的時候,因為產品很優質,所以顧客會喜歡你的品牌。接著開始經營品牌社群後,顧客就會開始愛上你。最後,他們對品牌的愛好以及對品牌的依賴程度隨著時間變化,就會變成品牌擁護者。品牌擁護者不只會透過口耳相傳推銷你的產品,還會在有競爭對手、或是論壇上的鄉民攻擊你的時候跳出來為你發聲。
客戶服務
社群媒體行銷也有比較實際的價值。
以前產品出現問題的時候,人們會跟朋友或家人抱怨,抱怨完大概就沒事了。但是現在,不開心的消費者會上 Facebook、Twitter 或 Reddit 抱怨,不管內容是真是假,這些平台上有上千人會看到你品牌的負面消息。
顧客行為的改變已經發生了,你也沒辦法阻止這一切。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必須接受事實並在大家面前和所有人公開討論這些的問題。對品牌而言,這絕對是發聲平反的好機會,甚至有機會能提升顧客對於品牌的體驗。
不是所有的顧客都會直接和你溝通,但是如果他們會默默聆聽也很有幫助。一定要確保聯絡方式透明,讓大家能夠輕易與你聯繫。這樣有助於防止在 Twitter 或 Facebook 上出現謾罵。
有些顧客就是準備要來提出問題、疑慮甚至是抱怨,而你的工作就是要上火線解決問題。不過你不需要獨自面對。別忘了,當你讓社群成員跟品牌培養出更有意義的關係後,社群就會為你挺身而出。你還是得親自面對,不過接下來你就會看到社群紛紛站出來聲援你。
產品開發
現在企業比以前更容易直接接觸顧客,而這個契機也為產品開發提供了絕佳的優勢。
社群媒體作為行銷研究平台最大的優勢就是不用花錢。以前品牌要花好幾十萬進行行銷研究,結果還常常是錯的,不過現在只要傾聽社群的聲音就能做到。
社群媒體提供的資訊不僅能用來改善目前的產品線,還能用來推出社群夢寐以求的新產品。熱愛品牌的人們會因為跟你之間產生了連結而願意免費貢獻他們寶貴的時間來幫忙你跟品牌。
社群媒體也是替產品進行封閉測試的絕佳管道。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是軟體即服務 (SAAS),那麼進行封閉測試最輕鬆的方式就是直接請社群幫忙。
你甚至還能用社群媒體追蹤競爭對手的所有頻道偷偷觀察,並且提早發現他們接下來的動向。
雇主品牌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社群媒體行銷也非常有價值,尤其是在經營雇主品牌時效果更好。
你根本不用特別做什麼。只要擁有社群並且積極經營,你就能傳遞品牌的正面形象。而人們對品牌的正面觀感有助於幫你找到優秀人才。
雇用對品牌具有情感連結的員工也能降低雇用成本及人事流動率。這是個大家都能獲益的方案。
2. 社群媒體平台
在你瞭解到社群媒體行銷的價值後,差不多就該來快速認識一下最熱門的平台。社群媒體不只有 Facebook 跟YouTube,而選擇適合你的頻道是行銷策略中最關鍵的事情。
以下是熱門的社群媒體平台,從上到下依照行銷效果好壞排列。這是我們根據經驗排出的順序,而你應該從對你的事業最有利的平台開始下手:
- YouTube
- Snapchat
- Quora
- Medium
- Tumblr
- TikTok(抖音)
不管你經營哪一種產業,都一定要使用 Instagram。各個年齡層的使用者都開始放棄 Facebook 跟其他平台,把時間都花在 Instagram 上。
IG 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我們特別寫了一篇 Instagram 指南的專文。
YouTube
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平台可以跟 Instagram 競爭的話,那大概就是 YouTube 了。YouTube 開始慢慢朝下一個 Google 邁進,成為新的搜尋引擎。大部分的人們都直接上 YouTube 找答案。
YT 不像部落格的競爭那麼激烈,因為創作影片內容要花費更多時間,而且也比寫部落格或是 IG 來得昂貴。
如果你覺得 YouTube 不適合你,看一下下方的數據。YT 不只成長速度驚人,而且也能觸及年長族群跟管理階層,因此是很適合 B2B 及 B2C 模式的企業:
- 每分鐘有 300 小時的影片上傳。
- 在 18-49 歲的人群中,透過行動裝置觀看 YouTube 的人數比收看實況或有線電視的人還多。
- 59% 的管理階層喜歡觀看影片勝過閱讀文字。
Facebook 是個很棘手的平台。你必須在 Facebook 上曝光。很多人會直接上 Facebook 查詢一些基本資訊,像是店家什麼時候開門,或是產品有問題要求助。如果你不是知名品牌,Facebook 也是人們確認你是不是合法商家最好的方式。
Facebook 粉絲專業還是非常熱門,有些商家不用花大錢額外建立論壇,就能擁有非常廣大的社群。
另一方面來說,人們也紛紛開始改用 Facebook 以外的平台,自然觸及率接近 0,也因此每篇貼文都必須花錢才能被看到。
Facebook 行銷非常困難。因此通常品牌都會有專屬的 Facebook 團隊專門處理 FB 行銷。
LinkedIn 是大家經常漏掉的遺珠。對於經營 B2B 的商家更是不能錯過。
LinkedIn 的使用人數不斷增加,同時也是各大社群網絡間自然觸及率最好的平台。
最棒的消息是——很多公司尚未把 LinkedIn 列為優先選項,所以如果你從現在開始經營,就能掌握優勢。LinkedIn 可以進行很多事情。跟使用 FB 一樣,你可以建立原創內容、分享更新、連結你在部落格撰寫的內容,甚至也可以建立群組來培養社群。
Pinterest 的釘選內容比 Tweet 貼文的散播效果好 100 倍,而且轉推的平均點擊率也只有 1.4%。與 Facebook 相比,釘選的半衰期是 FB 貼文的 1,6000 倍(連結有更多數據!)。
自從 Facebook 出走潮,Pinterest 就開始變成商業行銷的搶手管道。
這是有道理的。如果去年財富世界 500 大企業(包含 Exxon Mobile、Wal-Mart 及 Apple)註冊 Pinterest 帳號的都已經增加了 27%,那麼你的公司實在沒有理由不加入這 2.5 億使用者。
Reddit 是台灣企業常常忽視的平台,而這是個嚴重錯誤。
這個平台非常適合進行討論。最具優勢的就是子板 (subreddit) 功能,裡面都是很容易能轉換的使用者。只要在流量大的子板張貼文章,就能獲得很大的流量。
大多大型的美國品牌在 Reddit 上都非常活躍,而且有很多是從這個平台獲得成長的。不過要小心,這裡也是網路上最難處理的地方。Reddit 用戶很輕易就能戳破你的謊言。他們也非常討厭行銷式的訊息。
Snapchat
Snapchat 每天擁有 1.86 億活躍使用者發佈 30 億張快照,也是大家在社群行銷上漏掉的遺珠。就跟 Reddit 一樣,Snapchat 也有運作的難度。
讓品牌在 Snapchat 上曝光非常重要,不過在這裡建立內容的方式跟其他行銷管道不同。Snapchat 使用者想看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幕後內容,並想一賭品牌真實不做作的一面。
你必須瞭解 Snapchat 的運作方式,以及使用者想要看到的內容。
剩下的平台
剩下的平台有好有壞,像是要加入 Quora 之前就應該要三思。而其他太新又難以預測的社群媒體,例如 TikTok(抖音),則有待觀察,目前還沒辦法找出合適的操作方式。
因此接下來就得面對最重要的問題。
3. 我適合哪一種社群媒體平台?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
取決於你的利基和預算,不同平台不一定都適合你。把社群媒體行銷侷限在單一平台也不是個好方法。只要是適合你事業的平台就應該要使用。
不過不同平台的管理方式都不一樣。要根據消費者的個性來經營。如果你的主打客群是快 70 歲的紐澤西白人男性,你就可以放棄抖音了。他有可能會使用 YouTube、Facebook 跟 LinkedIn,但是他保證不會用莫名其妙的應用程式看小屁孩跳舞。
同樣道理,如果你販售專門儀器,LinkedIn 可能會是你的首選,但是也不能憑感覺就不使用某個平台。就連像是 JCB 這種販賣重型機械的品牌在 IG 上也經營得非常好。
除此之外,去看看你的競爭對手都在使用哪些平台,這也是你下手經營社群媒體行銷很不錯的指標。
4. 社群媒體最佳典範
內容類型
你所需要的內容類型取決於你要發文的平台,不過視覺內容絕對適合所有平台。考量到 65% 的人是視覺型的學習者、傳到大腦的資訊 90% 是視覺資訊、再加上使用視覺輔助的簡報說服力高出 43%,使用符合人們認知模式的內容類型是很合理的決定。
除了部落格跟論壇這種文字型的內容,你必須把重點放在圖片、影片、資訊圖表及簡報。
內容品質
最近幾年,很多品牌都在加強自己的內容,而且不只是只有財富世界 500 大企業這麼做;全球大大小小的品牌每天都在發佈美麗的視覺內容。
但你不只要跟品牌競爭。你得跟上百名網紅搶曝光,還要對抗成千上萬的人在發貓咪的照片。所以你的視覺跟文字內容都必須達到最高品質。ㄌ
你必須認真看待內容行銷才會有競爭力。你需要專家的協助。你需要有自己內部的專門團隊負責內容創作及社群媒體行銷(最少 7 人),或是聘請能協助內容創作的行銷團隊。隨便用智慧型手機拍拍照是起不了作用的。
更新頻率
社群媒體跟傳統部落格的運作方式不同。部落格上只需要偶爾出現高品質內容就可以了。但是社群媒體上每天都要有高品質的內容跟參與互動。部落格貼文永遠都不會消失,但是社群媒體上的貼文生命週期非常短暫。
這就是你需要有內部或外包團隊負責經營的原因,這樣才有辦法維持更新頻率。光是要在 Instagram 成功,你就需要每天發文 1-2 次。大部分使用 YouTube 的品牌至少每週上片,網紅甚至是每天。然後你還需要經營 Facebook 每天發文。
除了發文之外,你還必須經常上線吸引社群互動,回覆留言跟提問,並且分析人們對你公司的評價。
一致性
建立優質內容並在各平台發文同時,你還得照顧到品牌一致性。品牌一致性是你的表現方式,會影響到大家怎麼看待品牌。你所傳遞的訊息越一致,你的品牌就會越一致——文字、設計、提供物或觀點都必須照顧到。你的品牌應該要打造知名度並培養顧客的信任感和忠誠度。
簡單來說,你必須確保你的訊息、口吻、核心設計在各管道都一致,和品牌風格相符才行。